God has a dream~神的夢與我的夢~

我的相片
台北市, Taiwan
God has a dream 雅各的夢,揭示神啟示中最重要的一件事──神渴望在地上得著一個家......。 當我們行走在人生路程的時候,我們突然作了一個夢;在夢中基督自己作到我們裏面...... 這是神的夢,也成為我人生的夢!
顯示具有 口渴願意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口渴願意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4年1月31日 星期五

【如果我的大學重來一次】


......2005年的那個主日,秀儀姊妹在一會所受浸後,就與我們一起小排,不久就打開家服事聖徒、兒童、青少年......。

姊妹全家得救, 愛主,事奉主,真是令人讚嘆主所作的,實在超過我們所求所想 !

但願藉著秀儀姊妹的見證, 得著更多的人,離棄偶像轉向神,來服事這位又真又活的神 !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alt

楊秀儀姊妹見證


我出生在宜蘭縣冬山鄉,一般傳統中國人的家庭。外省人的父親最重視的就是孝順,所以家裏從小最看重的就是祭祖。母親來自台灣鄉下的家庭,從小被外婆拉去信一貫道,人家叫她發誓,以後再也不能信別的神,否則天打雷劈。

我母親因為害怕這個毒誓,一直以來沒辦法信主,但在我信主之後,照著神的應許,也靠著神的憐憫,她和父親都成為愛主的基督徒。

在我小時候,我的家庭就像一般人家,逢年過節祭祖,七月份也要拜拜。因為沒有固定拜的對象,算是多元信仰,說虔誠也沒多虔誠。

我在傳福音時,常被人問到一個問題:「你那麼愛主,為何這麼晚才得救?」

因為從小我非常幸運,生長在一個「父慈子孝、兄友弟恭」的家庭,那是一種平凡的幸福。唸書的過程也很順利,求學時代都是考上第一志願,只要我有準備,我就能達到好成績。小時候,也不是沒有想過「人從哪裡來」,「死後往哪裡去」這類永恆的問題,就像傳道書說的:「神造萬物,各按其時,使其成為美好,又將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裏。」真的,我在國小四、五年級的時候,就常常想到永恆,想到生命和死亡,也想過人的源頭從何處來。

但是,臺灣的教育制度並不鼓勵我們想這些東西,因為「這沒答案啊!你就認真念書就對了!」我當時也受孔子思想影響,《論語》上說:「子不語怪力亂神。」所以,我就把我的精力花在認真念書。我一念書,就有好的回報,只要有努力,我總是名列前茅,是師長心目中標準的「品學兼優」。但其實我心裏是很空虛的,如同一位弟兄之前所說,人有兩種苦:「得不到苦,得到了也苦。」

我就是第二種人,我總是順利的得到同年齡人想到的東西,但我並不真的快樂,因為我很害怕失去我所擁有的。


得到了卻害怕失去所擁有的


國小五年級時,父母親為了我們的學業搬到台北來,我國中唸金華女中資優班,高中考上北一女,大學以第一志願考上台大法律系。大學畢業後我又順利通過了司法官和律師的考試,並且拿到公費獎學金,就出國去念書了。我先是念西雅圖華聖頓大學法學碩士,到哈佛研究一年,又去念史丹福大學的法學博士。對我來說,求學就像在爬梯子,我就一直爬,越爬越高。途中風景很好,但爬上去後又很怕跌下來,爬愈高,我愈害怕,怕摔得愈痛。

孔子曾說:「人生有三樂:父母健在,兄弟無恙,得天下英才而教之。」這些我在三十歲之前通通得到了。但同時,我一直擔心這些有一天會失去,尤其深怕當我父母一去世,我的幸福就破滅了。我弟弟是登山隊的,我也很怕他有一天爬山出山難了,因此我每天都活得戰戰兢兢,我認為不要讓幸福失去最好的方法,就是不要去愛。

舉例來說,小時候家裏養了一條狗死了,我就非常傷心,還寫了一篇弔狗文。以前我每次吃便當,剩下的菜餚都會帶回家給牠吃。但牠死後,我每次吃便當便開始哭,一到吃飯時就埋在桌下邊吃邊哭,別人都覺得很奇怪。而且我都會想辦法把便當吃完,因為狗已經不在了,不會再幫我吃剩菜了。從此我就再沒有養狗了,因為我發現代價太大,狗有一天會死,一死我就會整個人崩潰難過;到後來,上大學後也不敢交男朋友。我外面雖然光鮮亮麗,裏面卻有許多光景和故事。我盡量不去愛,最好愛的範圍越窄越好,免得帶給我痛苦。


在即將登頂的時候遇見了主


等我唸到博士後,已經再沒甚麼學位可唸了,我心想:「我就快要自由了。」因為一個人若唸到史丹福的法學博士,人生也不太會失敗。我這人的驕傲正要到達頂點,就在這時,主來尋見我,我就認識了祂,那已經是一九九七年的事了。

在那之前,我求學過程都很順利,根本沒有想要信主。我一進台大時,班上有很多基督徒,而且許多都是愛主的基督徒,熱切向人傳福音。有一個同學就向我傳福音,但我當時完全不相信。那位同學告訴我,我們一定要認識真神,這位神比我們的父母還大。

一聽到這裡我就卡住了,完全無法接受。因為照中國的孝道來說,一定是父母最大,當時我直覺反應就是:「這是哪門子的東西?」在我,一定是孝順父母優先。所以福音內容中,我最無法接受的就是神比父母還大。我認為人一定要孝順父母,尊重源頭,父母就像天一樣。但他們卻告訴我,神就是源頭,比你認為的天還大,這使我非常難接受。

我大一時就聽見了很正統的福音,並沒有接受,但是朋友們都沒有放棄我。

直到一個大契機臨到,一位女同學向我傳福音,現在成了法官。

當時她告訴我:「現在有一杯白開水,如果喝下去永遠不死,你信不信?」
我馬上回答,當然不信。

她就說:「那你喝了會不會怎樣?」

我說:「倒也不會怎麼樣。」

「那你為何不喝呢?你喝下去,我若是說對了,你就永遠不死;我錯的話,你只不過喝了一杯白開水。」

「這樣的話,你願不願意喝?」

於是我回答。「那就喝啊!」

她立即說:「好,現在不是喝水的問題。我現在帶你禱告。我說一句,你就跟著我說一句。」

後來我才知道那就是決志禱告,她講的時候,我腦袋根本無法相信。第一、我福音接觸的很少,甚至沒有聽過一個人叫耶穌。我也不知道祂上十字架,第三天復活,那對我來說根本是個神話。所以即便跟著她禱告,我依舊不相信。

但最重要的是,講完以後,她向我宣告:「楊秀儀姊妹,恭喜你!神已經住在你的裏面。願你平安,神會一直與你同在。」

前面的禱告詞我都不相信,但她後面的宣告令我感到稀奇,有一個神「住在」我的裡面?我就把這件事記在心中。後來有人問我是不是基督徒,我都不清楚我到底是還不是,因為我不信,但我禱告過,而神已經住在我的裡面!這事發生在我大四時。

後來我到美國西雅圖時,曾接待住在基督徒家庭裡,但他們週日並不去教堂。理由是如果將來死了以後,是要跟教會裏那些不喜歡的人一起在天堂,那寧可不要去。在當時我也以此為理由,認為基督徒都是一些無趣甚至失敗的人而一直拒絕福音,但現在信主之後,我有完全不同的領會!過教會生活是來「經歷神」,而不是來交朋友。我們的眼目要看「基督」而不是看「基督徒」。基督徒非但不是完人,反而從聖經來看,信主的都是瞎眼的、瘸腿的、長痲瘋的,這些人都可以來到主的宴席。這正是「恩典」(grace)的原則,當你看見連這些人都進到召會生活中,你就會發現神的愛真是無限量的。所以神不選人,選的都是人自己。

alt


一場突如其來的大考驗


大四畢業後很順利,我甚麼都考上了。當時就想,我只要很會念書,賺很多錢孝順父母,這樣就很好了。後來我到補習班教書,一個禮拜的薪水是七萬塊,差不多現在一個月的薪水。然而有一天,母親發現自己的乳房有腫塊,告訴我們這消息。我們聽了都很緊張,打算送母親去住台大醫院,但台大排不到病床。母親之後陸續再去檢查,醫生說:「這樣好了,你去排病床,我們準備開刀,先把乳房的腫瘤拿下來看。如果是良性,那就沒有問題。如果是惡性,我們就立即做全乳房的根除術。」

那之後,我們等病床等了一個月,過程中我很焦慮,就開始想:雖然每次考試都考第一名,也賺很多錢,一個月二十幾萬。但遇到這種生老病死,我卻一點辦法也沒有。人慌了就會求神,我第一個就想起我朋友說,有一位神住在我裏面。

那時我就禱告說,「住在我裏面的神啊,求你幫助我母親,如果你把她醫好了,以後我就天天禱告。」

但我仍怕自己有所遺漏,第二個就想起一般台灣人拜的神,我就跟它們說:「如果你們醫好我母親,我就初一、十五吃素。」

最後我仍怕有所漏,我就許下第三個禱告。「如果母親醫好了,我就去作好人好事,每個月捐錢給貧窮的小朋友。」

我當時的三個禱告可以說是一網打盡,基督也有,民俗也有,好人好事也有,因為自己實在很慌亂。在補習班上課時,許多同學都在下面問我說:「你出了甚麼事?為何你的臉色看起來如此蒼白?」

一個月過去了,我母親順利排到病床。那是一九九O年,在那個沒有手機的年代,我爸爸還在宜蘭當老師,未能趕回來。當住院的東西都備齊後,我們心裡很是忐忑。但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,如果人家問我人生最快樂的是哪一天,我一定會說是那一天。

那天,我們去了台大醫院後,一位年輕醫師走來說:「現在我為你抽一點組織,若是化驗結果是惡性的,我們就直接準備全切除。」他就抽了一管黃色的組織液出來,然後請我們等一下,進去了。過沒多久,一群醫生過來,在我母親身上按壓一番,再請我們等一下,又進去了。後來主治大夫來了,也按摩了一下,就只丟下一句話:「出院!」

我們急著問到底怎麼回事,因為我們可是排隊排了一個月了。他就告訴我們,沒有腫瘤了,要住甚麼院?開甚麼刀?

所以我們早上十點入院,十二點出院。走出醫院的時候,我心情好輕鬆,天是如此的蔚藍。這是第一個神在我母親身上作的神蹟。

但我沒有因此就相信了,因為我當初許願許的太廣了。從此,為了信守諾言,我就開始天天禱告,禱告的內容多半還是圍繞在我父母的健康,因為他們就是我的天;我初一十五也吃素,只是吃不到兩年就沒吃了,我也去捐助小朋友。

那時我一直在想,這到底是巧合,還是神應許我?


被神追求了將近二十年


我信主的經過可以說是百般波折,多方驗證,我並不是一個心思非常單純的人。我常在思考我到底要不要信這位主,常用理智去分析祂,卻不去信祂。過程中我也沒去了解祂,但是我常常去問,因為怕自己信錯了,也想證實這世界上其實是沒有神的。後來才發現,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偏見。

直到一天,我看見一個哲學家的名言,他的話打動了我:「從哲學推理來說,你必須信神。」其中提到如果神是假的,信神之後,你頂多當了一輩子的好人;如果這位神是真的,即便它的機率是萬分之一,不信的人損失的就是永生。所以擺在我面前的,最差的結果是當一輩子的好人,而最好的結果就是得到永遠的生命,我還選甚麼呢?答案早已呼之欲出。因此,這個哲學家的推理,對我影響非常大。我對我自己說,就算沒有永遠的生命,我也做了一輩子的好人,為何不信呢?這實在穩賺不賠阿!一切的答案,都讓我不得不信這位神。

因此我從一九八六年進大學,主派一位同學向我傳福音,一九八九年我做決志禱告,一九九一年母親生了病,我經歷了一次神蹟,最後到一九九七年我成為基督徒,這中間整整經過了十一年,可見我是多麼頑梗、悖逆的人。對我來說,沒有簡單相信這回事。但是感謝神,我真是經歷祂的愛是「恆久忍耐,又有恩慈」,想想看,若是人來追求另一個人,可能追求到十一個月,對方沒反應,你就放棄了,但神居然追求我十一年之久!

後來一九九七年,我到美國去念書拿博士,經過主手巧妙的安排,我住在一位愛主的姊妹家裡,在那裡我主觀地經歷了這位神。遇到主之前,我所有的相信都需要理論及根據,但遇到主之後,那一切對我而言都不再重要。遇到主之前,我可以告訴你聖經有一百個漏洞(我當時自己認為),譬如聖經為什麼不記載恐龍?恐龍是地球史上的鐵證耶!但當我信神之後,我就會告訴你:「聖經的中心線是神和人,恐龍算哪門子東西?」所以當我那年主觀遇見神後,我才清清楚楚成為一個基督徒。

成為基督徒後,我很喜歡神,但總覺得我認識、我相信神就夠了,受浸、去教會就免了吧!所以我一直拖到到二OO五年才受浸得救。現在我遇到讓我失去耐心的福音對象,就會想想過往的經歷,因為當時主也是這樣容忍我。

二OO五年受浸之後,我開始過召會生活,並且逐漸「認識」真理,「經歷」活神。有一次我去參加國際研討會,那是一個關於生命倫理的研討會,很巧的是,有一位從荷蘭來的主講者是天主教的神父。因為他是神父,我當時也剛得救,所以就找他聊天,談到了信仰。當我告訴他我是基督徒、信主耶穌時,他就非常驚訝,說:「這非常少見耶,你們學法律的也會信主啊?你們不是都要看證據嗎?」因為當時我的身分是法學教授。

我就告訴那位神父:「鐵證如山啊!神是確實存在的,不管人承不承認,神就像太陽一樣存在。如果你問任何一位小孩,這世間上有無太陽,我相信答案是很明確的。祂是真理,是百分之百的真確,並非我的自我催眠。」

今天對我們作研究的人來說,如同歷史上的哥白尼,在他之前,世人都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,太陽繞著地球轉,但哥白尼發現了其實地球是繞著太陽轉。即便他的理論與當時的潮流和價值觀相反,他仍舊照著真理來說。這就是我的經歷,我一直否認有神,但當我信入祂,接受祂作我的生命,我真真實實地遇見祂後,宇宙有神是個不容否認的真理,這位創造萬有的神,祂要作人的生命。你信也好,不信也罷,我都必須要訴說這個事實。


成為一個自己最討厭的中年黃蓉


然而從一九九七年到二OO五年之間又發生甚麼事呢?我後來覺得自己有主了,又有世界上的學歷,這樣就夠了。我雖然看見了基督,卻沒有看見召會,一個有基督卻沒有看見召會的人,這是最危險的。我還記得我當初認識主後,內心非常高興,還寫了一封信給我的先生說:「恭喜你!你將有一個更棒的妻子。」

我以為信神後,就會有神的性情,其實差的遠哪。我當時甚至認為,以我這麼優秀的人,只有神才配得上我,我就很願意和神有私密、垂直的交通,那召會生活呢?我左看看,右看看,總覺得這群人配不上我,有點像靈修派的人,只強調他們與神之間的關係,當時的我沒有看見基督身體的重要。

回國以後,我並沒有特別去找工作,人家請我去演講就去了,居然在我演講完後,有人直接提供我一份教職的工作。所以我人生中也沒求職過。一切都太順利了!我當時很驕傲,就如同現在許多高級知識分子一樣,滿口仁義道德,講得很高,但實際活出來的卻很低。

當時我覺得今天我是一個法學博士,出國前就可以去律師事務所當律師,月薪最少二、三十萬。我又在補習班教書,週薪七萬,月薪就二十八萬了。然而我回國到學校教書以後,薪水只有八萬,比出國前的更低,所以我覺得,像我這麼高檔的人才,國家卻只付我那麼少錢?所以我很斤斤計較。

印象最深的是當我在美國時,曾有人以時薪八千元請我去作「專家證人」,提供台灣的相關法律規定,但等我回國去政府機關開會,兩個小時後,他們才給我兩千塊的車馬費。我心裡就想:「我的時薪是八千塊,你才給我兩千塊?」所以,我當時去開會都不特別準備,因為這兩千塊不配我準備。如果你要我努力準備的話,至少要給我八千塊。你看,當時我的心是多驕傲!別人請我演講,如果給的錢很少,我就會故意講很短;如果對方又要求:「老師,請給我們投影片跟講稿。」我都會一律回絕。

這就是撒旦的原則,世界的原則,一切都是買賣,一切都是在交換的基礎上。我現在回過頭來看,真的非常不可思議。我以前真的非常會算計,所以最後自己都很討厭自己。我年輕時喜歡看金庸武俠小說,人家以前都說我很像黃蓉,非常聰明。在我受浸前,我發現自己愈來愈像「神鵰俠侶」中的黃蓉,而不是「射鵰英雄傳」裏的黃蓉。射鵰英雄傳裏是年輕時的黃蓉,很可愛,她的聰明都幫助別人解決問題。神鵰俠侶中的黃蓉則非常世故,很會算計,我非常討厭她。然而,每當我照鏡子時,都發現自己已經逐漸成為神雕中的黃蓉,太會算計了,連我自己都討厭。偏偏我在學校又教倫理,看的書都是德行、倫理有關的,課堂上講的很好,但一項我都作不到,眼睜睜看見自己成為一個自己都很討厭的人。

就在這個時候,我決定找教會。


我的得救百分之一百是神作的


我先後去過懷恩堂、靈糧堂、信友堂,人家告訴我哪一個牧師很有名,我就去。我一坐下來聽他講三秒鐘,就會下一個結論:「哈!我講得比你還好!這種牧師也希望我來聽,不可能!」
「哼!這個老掉牙了!」

所以我一直找不到教會,就順理成章不過教會生活。但我又看見自己不行,就跟主禱告。人真的不能隨便禱告,因為我禱告兩個月後,我就受浸了。神把我帶到台北市召會一會所去受浸。那是當初我在美國非常照顧我的姊妹,在沒有預告我的情形下回到台灣,那天她邀我去主日聚會,我就在一會所受浸了。

想起我剛回台灣時,曾去過我們中間的會所,聚會裏大家很火熱,又要禱告,又要開口,我當時非常不適應,覺得好吵喔,就心想:這個地方我不喜歡。然後大家都要起來作見證,對我這種內心驕傲無比、表面卻顯得低調的人來說,實在很難以接受。並且,他們一講完話就說「阿們」,我就心想:「一直阿們、阿們的這地方的人是不是在搞催眠阿?」我的批評和質疑非常高,所以都一直冷眼旁觀他們。

然而最後,我卻在一會所受了浸,我就跟主說:「主啊!怎麼帶我到這裡受浸?」所以我的得救百分一百是神作的。若是照我的人性來選,我絕不會選這家。
我在一會所受浸完後,開始過召會生活,週週都有申言聚會,我就受到了肢體的供應。之前我看那些牧師都嫌人家講得不好,可是在這裡聚會,每次都有不同的人站起來申言,是誰我也不認識。但是奇妙的是,他們的話都摸到我這個人,我就很享受不同的人起來申言。但往往總會輪到我,因此我自己也必須站起來申言。

某一次禮拜天早上,當我換衣服時,就站在鏡子前自言自語:「主耶穌!為什麼讓我在這裡受浸?為什麼不是XX教會?XX教會只有一個牧師,我要打瞌睡也可以,要遲到也行,但這裡把我搞得好累喔!」但我心知肚明,這是我跟主禱告的,也是主的安排,既然是主擺的,我就不能說甚麼。從二OO五年十一月一日得救,我的人生從此不一樣了,現在我真的無法再過一秒鐘過去的生活。

召會生活愈過愈甜蜜,從勉強到順服,從順服到樂意,從樂意到享受,從享受到甘心奉獻,聖靈逐日變化我這個人,對付我裡面的罪性,移除我深處的焦慮,擴大我屬人的度量,賜給我永遠的生命。照著神的應許,一人得救,全家得救,在我受浸之後,我先生也在2009年得救,父母在2010年,女兒在2011年受浸成為基督裡的家人。43歲時,神又賜給我們夫妻一個意想不到的兒子,安慰我在當年喪父之苦。


結論:如果我的大學重來一次


最後我講一個結論,我的學生常常問我:「老師,如果你的大學重來一次,你會有甚麼不一樣的選擇?」

這個問題在我人生中,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會回答:「沒有!」因為我對我已過的人生百分之一百的滿意。我的大學沒有翹過任何一堂課,我拿書卷獎,我的社團、學業、朋友都令我滿足,師長超疼愛我,我又嫁給了我初戀的男朋友,我的人生實在幸運。

但從我受浸以後,我的答案就不一樣了,如果我大學重來一遍,我會說:「我要受浸得救!我要住姊妹之家!我要去參加全時間訓練!我要海外開展!我要到水深之處服事!」我的人生價值觀會完全不一樣。當我來到生命樹的線上,神就給我不一樣的高度和深度來看待我的人生。如保羅所說:「只是從前我以為對我是贏得的,這些,我因基督都已經看作虧損。不但如此,我也將萬事看作虧損,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。」

召會生活過到現今,主何等祝福我,把親愛的弟兄姊妹放在我的身邊,我的全家也都得救了。雖然召會生活仍是過的高高低低,但是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盼望與驚奇,因為我有這位三一神!聖經明白說:神為愛祂的人所豫備的,是眼睛未曾看見,耳朵未曾聽見,人心也未曾想到的。宇宙中有一件事是確定的,就是神愛你,若你也愛神,這種相愛感會使這個愛更明確,因著你對祂愛的把握,你就會發現你的人生在他手上是有多麼不同!


引用來源: http://www.luke54.org/view/15/4416.html#sr=sfdpwfsz.psh.ux&m=r&cp=(sfgfssbm)&ct=/-tmc&ts=1385706702#ixzz2s3CMmlKH
水深之處粉絲專頁 -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luke54.org 

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

【主的心】

讀了這段,很得光照和開啟

原來主的心是這樣......


『愛能遮掩一切過錯......

『我們可能不愛那些

無法過團體生活的人,


而只愛   在我們的弟兄姊妹之家過正確生活的特別一班人。

這完全不是
照著聖經中所啟示主的靈。

一位弟兄若是表現良好,
就不太需要我們的愛,
因為    他已經得到充分的愛了。』

( 牧養主的羊,二七六 ~ 二七七頁 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主,使我們有你的心腸,
照著    你的心去牧養人。

2012年2月16日 星期四

*比籃球更重要的7件事-林書豪的生命與啟示*


週四, 16 二月 2012 09:23

比籃球更重要的7件事-林書豪的生命與啟示

林書豪的故事早 已超越了籃球本身。他的故事,述說了許多比籃球更重要的事。

從這位年輕基督徒身上掙扎、困頓、奮鬥、夢想、成功的故事裡,我們或多或少,都看見了一點的自己。


1. 重新思考生命的首要,找回永恆喜樂之源


「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,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?你們應當這樣跑,好叫你們得著獎賞。凡較力爭勝的,諸事都有節制;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華冠,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華冠。」-哥林多前書9:24-25

當林書豪剛進入NBA的時候,表現並不理想。有一天,他讀到聖經這段話,他驚覺,原來,他之前所一路追求的,是「能壞的華冠」:好的表現、好的合約,與身旁人們的期望。他發現,打籃球對他而言,再也不是一件快樂的事。他承認: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籃球已經超越神,成為我生命中的首要」。

於是,當得失心的壓力排山倒海撲來的時候,他再次回到神面前禱告,他對自己說:「我要重新信靠神!」回歸安息,讓神在他的生命中居首位,也使自己能找回起初單純熱愛打球的喜樂。如他自己所說的:「這些東西只能給你短暫的快樂,卻不能給你永恆的喜樂」。

當他重返球場時,他眼中所見的,再也不是球場上無論發出加油聲或噓聲的上千觀眾,而唯獨是神自己而已。

2. 孝敬父母,接受他們的教導,時時為著家人感恩

「掃羅看見大衛出去迎戰那非利士人,就對軍隊的元帥押尼珥說,押尼珥阿,這少年人是誰的兒子?押尼珥說,王阿,我指著你的性命起誓,我不知道。」-撒母耳記上17:55

看見年幼的大衛勇敢面對非利士巨人歌利亞時,掃羅王不禁脫口問出「這少年人是誰的兒子?」同樣的,看見一個表現優異(或很差)的孩子時,我們也會想,這是誰家的孩子?

林書豪從小生長在一個愛神、敬畏神的家庭中。

林媽媽最常提醒他的是:「要謙卑!要將榮耀歸給神!」林爸爸在教養三個孩子時,要求「教會生活一定擺在第一優先!」當林書豪剛進入NBA時,林爸爸、林媽媽、教會裡的朋友們,以及許多他不認識的基督徒都不斷為他禱告,盼望他在這個充滿誘惑的環境中不致迷失自我。

林書豪記住父母的教導、接受父母的信仰,並時時為著家人感恩。家庭教育,與父母所信仰的神,讓他無論面對順境、逆境,都能自信、沉著、富有抗壓力、信靠神、信任隊友、凡事感恩。這也印證了聖經以弗所書裡的話:「要孝敬父母,使你亨通,在世長壽。」(6:2)

3. 在逆境中,永不放棄,相信神有祂的美意

「不但如此,就是在患難中,我們也是誇耀,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,忍耐生老練,老練生盼望,盼望不至於蒙羞;因為神的愛已經藉著所賜給我們的聖靈,澆灌在我們心裡。」-羅馬書5:3-5

這段聖經的話陪伴了林書豪度過過去一年多生命最低潮的時期。

這一年,林書豪經歷了落選、換隊、流浪、下放。好不容易稍有轉機,林書豪進入紐約尼克隊,而當尼克隊在FB官網向球迷介紹這位台裔美籍的新面孔時,下面粉絲們的留言簡直不堪入目:

「中國人也打籃球?」「這誰啊?姚明的小表弟?」「他看不到球啦!小傑,睜開眼睛好嗎!」「他就是那位昨晚給我送外賣的!」「他上學期還在舊金山唐人街幫我折衣服哩?」、「餛飩湯一碗外帶!」、「林就是廢物。滾回中國!」、「市場上這麼多控衛,我們竟選這個廢物!」

林書豪沒有放棄,因為放棄不是基督徒的特質。當他被擊倒時,他站起來重新來過。他曾說:「當我想到自己也曾經得罪神,神卻以完全的愛包容我,原諒我,我就釋懷了。」又說:「在我們的波折起伏中,神是信實的!(God is good during our ups and our downs!)」

在最黑暗的日子裡,林書豪選擇轉向神,把自己交在神的手裡,他說:「聖經常說神如何使用困難的環境來教導我們,引導我們更親近祂。」苦難不過讓他更經歷神的同在,對神更有信心。

4. 在順境中,拒絕驕傲,將榮耀歸給神

「知道耶和華施行拯救,不是用刀用槍,因為爭戰的勝敗在於耶和華。」-撒母耳記上17:47

林書豪從小的夢想就是打進NBA,當夢想成真時,他說:「我知道神一直都在預備我。我心中很明白這是神現在要我做的,是祂為我命定的」。

因著持守這種堅定的信念,在幾次的贏球後,縱然身旁多了無數的鎂光燈和採訪,林書豪沒有沈溺於球星的光環,掉進驕傲自滿的陷阱。因為他清楚知道是誰一路帶領他直到如今,他也知道「爭戰的勝敗在於耶和華」。

有一次,林書豪的兄弟看見他球技的驚人表現,問他某幾球是怎麼打的,他回答說,他覺得是神在掌管他,連他自己也不清楚怎麼能打的這麼好。「盡其在我,為神拼戰」是林書豪打球的座右銘,無論戰績再輝煌,他贏球結束的第一時間,總會舉起右手,高豎食指,將榮耀歸給神!

「神敵擋狂傲的人,賜恩給謙卑的人。」(雅各書4:6)這句話在林書豪的身上應驗了。

5. 謙虛不貪功,看身旁的人比自己強

「凡事都不私圖好爭,也不貪圖虛榮,只要心思卑微,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」-腓立比書2:3

林書豪將榮耀歸給球隊,不貪功獨享的謙虛特質,體現在球場上不斷傳球,幫隊友創造得分機會,營造團隊士氣,是尼克隊連續贏球,越打越好、越團結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每次球賽後的訪問,儘管激動的媒體盡其所能的吹捧他的功績,林書豪總是謙卑回答:「感謝球隊、感謝球迷、感謝神!」

在第4戰打敗洛杉磯湖人隊後,記者讚美他比傳奇球星Kobe Bryant更優秀時,他說:

「我現在就是感謝,感謝我的隊友搶下那麼多進攻籃板…我知道對手很好,我尊重他們、尊重Kobe,我就是盡力去打球,與隊友一起打出自己的比賽。」


在第6戰,他在比賽最後一秒投進致勝關鍵3分球,打敗多倫多暴龍隊後,他說:
「我喜歡壓力,我喜歡比賽的最後一刻,但是同時隊上也有其他人能夠得分的,我很感激最後一球交給我來執行。」

林書豪也謙卑的在網路上表示:「這個球隊真是支無私、努力付出的球隊,我真愛跟他們一起打球!神是如此的的美好!」(This team is so unselfish and has so much heart. Love playing with them! God is good!)他學會了聖經中所描繪基督徒的一個美好特質:「施比受更為有福」(使徒行傳20:35)。

因為越分享,你只會越富足;越分享,別人只會越愛你。

6. 堅定禱告,相信禱告,用禱告完成自己無法完成的事

「應當一無掛慮,只要凡事藉著禱告、祈求,帶著感謝,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」-腓立比書4:6

林書豪是個禱告的人,他說:「每次比賽後我就禱告求問神,祂的目的是什麼?為何我現在會在這裡?我確實有跟神一直在角力著,祂使我謙卑下來。過去一年對我而言是很艱難的一年,但也是我花最多時間在神面前的一年,我能見證越是艱難的時候,祂真的是每一步與我同行,帶著我走過想放棄的每一刻。」

從高中起,林書豪一心盼望進籃球菁英雲集的史丹佛大學,甚至為此禱告六個月,但他無法申請到獎學金,球隊也不要他。最後他無可奈何,只好選擇哈佛大學,其實這是他最壞的打算。起初他並不明白,但事後回過頭來看,他知道神聽了他的禱告,祂用另外一種方式完成了他的夢想。神要他學習在迷惑中仍然相信。

為了打進NBA,林書豪做了長時間的準備,他將一切的希望寄託在洛杉磯湖人隊。在得知落選之後,他非常生氣,無法釋懷。但奇妙的,此時同樣是基督徒的達拉斯小牛隊總經理突然打電話給他,對他說:「記得神對你有個完美的計畫,這次的失敗可能只是要挪去小石頭,但神才是掌權的神。」他好不容易恢復信心,經過千辛萬苦,終於有機會進入勇士隊。然而入選NBA的第一年,卻總是在場外坐長時間的冷板凳。這一切的挫敗,他沒有埋怨、喪志,反而更認真向神禱告,他知道這一次,神要他學習謙卑,知道祂才是掌管萬有的神。

禱告,就是放下自己的力量,讓神介入,讓神帶領。這點,林書豪有深刻的體會。

7. 尊重聖經、熟讀聖經、經歷聖經,以聖經為生命經歷的中心


『因為,出於神的話,没有一句不帶能力的。』-路加福音1:37

林書豪以聖經為他生命經歷的中心,他尊重聖經、熟讀聖經,他也經歷聖經。

當他迷失、無法找到方向時,聖經的一句話提醒了他:「向著標竿竭力追求,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,召我向上去得的獎賞。」(腓立比書3:14)讓他重新思考他的人生目標,不再迷惑。最後他說:「那真正最大的獎賞是在天上!我要重新學習將最好的獻給神,盡最大努力為神打球,並把結果交託給祂!」

在希望不斷落空的那一年中,聖經的一句話安慰了他:「在患難中,我們也是誇耀,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,忍耐生老練,老練生盼望,盼望不至於蒙羞;因為神的愛已經藉著所賜給我們的聖靈,澆灌在我們心裡。」(羅馬書5:3-5)讓他能在生命最深低谷的時刻,在羞愧中抓住神的話,在不信中依舊相信。

當他求好心切,看重得失時,聖經的一句話點醒了他:「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,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?...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華冠,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華冠。」(哥林多前書9:24-25)讓他驚覺,他長久以來所追求的不過是「能壞的華冠」,他需要調整腳步,讓神成為他生命的中心。

聖經對他不是白紙黑字,而是一個又一個,深刻無比的親身經歷,帶領他相信、引導他得勝。

林書豪的故事激動我們,他的積極感染我們,不只因為他和我們同樣擁有東方臉孔,更是因為他的態度、人生觀與信仰。

總有一天他會輸球,但當那一天來臨的時候,贏球,對他來說已經不那麼重要了,因為他已學會了這些比籃球更重要的事。

原文出處:

Facebook 水深之處粉絲專頁 -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luke54.org 

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

成為真的賈弟兄 !

將近三個月,賈先生受弟兄們的照顧和餵養,並與我們同聚小排、主日;被主的話開啟、供應、征服。

何等喜樂 !他將於12/17小排中受浸, 當天會有來自鄰近召會聖徒來訪相調,一同見證這大喜之日-真是個值得記念的日子 !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Hi Friends, Sisters and Brothers:

after fellowship with brothers, we decided to join their group meeting in the coming Sat. It will be a very joyful moment since we will have one friend be the child of living God, we will call him a real Brother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亲爱的弟兄姊妹和福音朋友:

大喜的日子越来越近了,周六小排我们众人要一同来见证神的奇妙救恩,见证神家里又要多一位亲人。

主耶稣作为一粒麦粒落到地里死了,就是要借着死而复活结出许多籽粒来,周六又一个籽粒要产生了,哈利路亚!希望这次也不只是一个。

周六的小排在......,New westminster 的弟兄姊妹会来相调,同上次相调一样,我们先有爱筵,请各家带一道菜,5:30pm 开始。

...弟兄,姊妹,谢谢你们的开家,我们会带一些椅子来,若还有其他需要配搭的,请与大家有交通。

请继续为贾玉秋先生有祷告,也为周六的天气有祷告,希望 New westminster 弟兄姊妹的前来不受阻碍。

主与我们众人同在,恩上加恩,力上加力!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:

願你們平安 !

真是喜樂 ! ~只可惜,我人在台北,無法親身參與;


但願主祝福 :

賈弟兄一家,New westminster 的弟兄姊妹,
陶弟兄家,並與當天小排每位聖徒同在。

~ 眾人滿享基督的恩,神的愛,和聖靈的交通 !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亲爱的弟兄姊妹:

感谢主,是万能的主拣选了我,让我能够成为他的儿女,感谢你们,是你们用主的爱,让我感觉到了主的温暖。

后天(12/17),我就成为神家中的一员,也就是成为你们的弟兄,希望你们以后能够一如既往地帮助我;

无论您身在何地,我都能感觉到你就在我身边,无论我能不能叫出你的姓名,但我都能感觉到你身上的喜乐!

无论你是否认识我,我都希望能听到你们给我的祝福祷告!

万能的主啊,是你安排高弟兄,谢弟兄,董姊妹以及RICHMOND召会的其他弟兄姊妹来引领我进入神的话语,感到了神的喜乐!感谢你,也感谢他们!

万能的主啊,你拣选的儿女将在后天将会在受浸中与你一同埋葬,也在受浸中,借着那叫你从死人中复活之神所运行的信心,与你一起复活。

万能的主啊,你拣选的儿女将会好好学习你的话,因为他知道草必枯干,花必凋谢,唯有你的话永远长存!只有你的话是永恒的真理!

万能的主啊,请你用你大爱,让每位信奉你的基督徒,心思一致,同情体恤,弟兄相爱,心存慈怜,心思卑微。让他们将你的福音传播的更广更远!

赞美主!愿耶稣基督与我们永远同在!阿门!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感谢Richmond弟兄姊妹们, 我们在上周有个非常甜美的相调. 感谢陶锋弟兄和姊妹的劳苦开家, 愿主继续祝福这个家. 贾弟兄的分享激励我们众人, 至今仍然回味. 愿主保守我们在真理的话里, 生命长大.

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

這是醫治的藥

詩篇六十八篇啟示神居所的建造


『叫耶和華神可以住在他們中間』-在基督裏的信徒-被建造在一起,成為神的居所;這居所表徵召會,基督的身體。

我們都被建造在一起,成為神的居所,叫耶和華神可以住在我們中間。


『神在祂的聖所作孤兒的父,作寡婦的申冤者。神叫孤獨的有家可居住,使被囚的出來得亨通』-神的居所也是信徒的居所。

這就是我們從前的情形,從前是孤兒寡婦,被囚的、受綑綁之人,這就是我們,我們沒有父母。


但神是我們的父,神是我們的丈夫,祂還要作我們的申冤者,保護者,保護我們這些寡婦,叫孤獨的有家可居住。


我們今天是神家裡的人,是召會,也是被囚的帶出來得亨通;這位寶貴、親密、美妙的一位的同在,才是我們的亨通。

詩篇六十八篇啟示在神的家中享受神

在召會生活中,讚美主,所以的問題都得著解決,所有仇敵都被征服。



沒有書告訴你如何勝過脾氣。祂說,你要勝過脾氣,只要留在召會生活中,並讚美主。


詩篇中所啟示並豫表的基督與召會p119-(所有仇敵都逃走),這是醫治的藥,當我年輕時,我非常的喜樂,我與人分享。

有一天在一個低沈的環境,我剛來到召會生活中,我怎能去聚會呢?在這樣的情形之下,有一個弟兄告訴我,我們現在禱告了,來吧!


我還沒有回說我不能去,電話就掛掉了。他就來接我,他跟我禱告,我很下沈。但我到了會所,我坐在第一排,我開始讚美主,所有仇敵都逃走了。

我得救以後,聽過很多資訊,讀過許多書籍,告訴我怎樣作得勝的基督徒。這些資訊和書籍指出我有許多仇敵:世界是我的仇敵,我的己是我的仇敵;我的脾氣,我的仇恨,以及我所有的難處,都是我的仇敵。然後這些資訊和書籍指出許多奇妙的方法,以勝過這些仇敵。


有的說我必須多禱告;有的說我必須禁食禱告;還有些勸我要禁食禁睡禱告。但這些方法沒有一樣行得通。

後來有人告訴我,基督釘在十字架上,包括我自己在內的一切仇敵,也釘在那裏了;現在我必須這樣算。我告訴你,我試著算了很久,但從來沒有成功。


我的許多筆記本記滿了這些成為得勝基督徒的方法。有一天,我把它們都仍掉了。有許多美好的教導、觀念、教訓和建議,都是我曾極其珍賞的。

但有一天,我開始領悟,我們進入地方召會,並留在地方召會中,一切難處都解決了,一切仇敵都勝過了。真奇妙!我無法告訴你有多奇妙!當我留在地方召會中,世界離開了,我的脾氣離開了,我的難處也消失了。

我是根據真實的經歷說的;我學習這事三十多年了。我試過許多方法。我查考聖經,要找出神的旨意。最終這都行不通,我一無所得。


但我進入地方召會,並留在那裏,神的旨意自然而然就清楚了。我一再想要解決我個人的難處,但從來沒有得勝。然而,當我留在地方召會中,所有的仇敵都逃跑了。我無意擊敗他們;他們都逃跑了。

從我的經歷中,我能放膽見證並宣告,要解決你的難處,勝過你的仇敵,認識主的旨意,並得著主的祝福,最好的方法就是留在地方召會中,並讚美主。儘管這樣作,儘管試試看,這一種藥能醫治各樣的病症。

在我盡職的早年,我有很多點要傳授給人。三十五年前,一位姊妹到我這裏來,問我如何能勝過她的脾氣。
我回答說,『姊妹,第一,你必須這樣作;第二,你必須那樣作;第三…第四…第五…第六…一共有十二點。回家去實行這十二點,你就會勝過你的脾氣。』


這是一件難事!大約十年後,其他的人帶著同樣的問題來。那時我的點大約減到六點。接著在幾年後,又減到三點。今天,我要給你的不是十二點,不是六點,不是三點,乃是只有一點:只要進入地方召會,留在地方召會中,並讚美主;你所有的難處自然而然就會解決。請你們相信我。

我無法告訴你,這對我是怎樣的啟示!我要告訴全宇宙,我得著了祕訣。這是非常有功效的;要來到地方召會中,並讚美主。阿利路亞!阿利路亞!對於你所有的難處,向主禱告最好的方法,就是來到地方召會中,並讚美主。

在神的居所中,在地方召會中,主不是一點一點的供應我們。祂加給我們福樂;我們應用祂的得勝,勝過我們所有的仇敵。

在一九三九和一九四O年間,倪柝聲弟兄非常清楚的看見基督的身體。我已經說過,在這件事上,他如何釋放了一些資訊,明確的告訴我們:屬靈的爭戰不是個人的事,乃是身體的事。倘若你個人想要擊敗仇敵,你會被他大大擊敗。


你必須曉得,爭戰已經勝利了;你不需要爭戰。你若將自己實際的擺在身體中,並留在身體中,得勝就是你的。

…你覺得憂傷麼?那麼你該作什麼?是的,你要來到召會的聚會中。不要試著鼓勵你自己,並勝過你的難處。要把你所有的憂傷帶到地方召會中,並吩咐仇敵撒但與你同去聚會。如果你的妻子生氣了,只要告訴她:『親愛的,讓我們到召會去吧!』

不要設法在家裏把難處解決了,才來到召會中。你會受到攔阻。要對所有的仇敵和所有的難處說,與我同去聚會。我有許多這樣的經歷。我一進入會所門口,仇敵和難處就逃跑了。他們跟著我去聚會,但我一進到聚會中,他們就轉身離開了。

我已經學會如何在讀書的事上節省許多時間。參加一次聚會勝過讀十本書。阿利路亞!

節錄自
2011夏季訓練筆記
第十篇 基督是神在地上行動的中心
Ed弟兄

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

為什麼要讀《聖經》?

(1)美國國父華盛頓總統說:「離開真神與聖經,人類無 法以正直管理世界。」

(2)羅斯福總統說:「對聖經有透徹的認識,比受大學的教育更為重要。」

(3)林肯總統說:「人所渴慕的喜樂和平安都可以在聖經中找到。」、「沒有聖經,我們就不能明辨是非。」、「耶穌基督是神賜給世界最好的禮物。」

(4)帶領美國人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威爾遜總統說:「我對那些不每天讀聖經的人感到遺憾,他們為什麼要剝奪自己接受能力和喜樂的權利?聖經是世上最奇妙的書,有的經文即使你讀過幾十遍,一旦重讀,都會有新的亮光、新的感受。如果一個人想尋求指引,捨聖經而外,別無他途。」


(5)美國總統傑佛遜說:「我曾屢次說過,且要繼續常說,精讀聖經可以造就更好的公民,更好的父親和丈夫。」

(6)富蘭克林說:「年輕人啊!我對你最大的忠告是:認識聖經,並增加對它的堅定信任。」也說:「家家有部聖經,世界道德便足以維持。」

(7)華萊斯說得好:「民主不外乎把聖經的教訓在社會中實踐出來。」

(8)美國第六任總統亞當斯說:「聖經是知識與德行的無價寶藏,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。」

(9)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伍德威爾遜說:「人類的文明除非是在精神方面贖回者,否則便難以有實質上的繼續存在。唯一的援救文明之道,是讓它充滿耶穌基督的精神,和實踐這種精神所獲致的自由及快樂。」

(10)美國前總統雷根說:「所有人都知道,我們活在這世界中,是為了要與罪惡主義作戰,世界充滿罪與邪惡,我們要靠著聖經與主耶穌,盡全力來抵擋。」、「我堅信在聖經紙頁裡的永恆價值,對於我們每個人以及我們的國家,都有極大的意義,聖經可以深入我們的內心,支配我們的心志,振奮我們的靈性。」

(11)伽利略堅持地動才符合聖經教訓(舊約聖經耶利米三三20,約伯記三八14),他將理論寫信給他虔誠的基督徒朋友說:「我要證明羅馬教廷誤解了聖經對地球的看法。」,他又說:「給我顯微鏡,我就立刻打倒無神論給你看!」

(12)葛拉斯頓(英國首相):「解決人類的苦惱、煩悶,只有一個法子可以治療,就是讀聖經,並相信其中的話。」

(13)維多利亞(英國女皇):「有人問她,英國民族變得這麼偉大有什麼秘訣?她給他一本聖經說,這就是英國民族變得偉大的秘訣。」

(14)英國前首相格萊斯東說:「任何人做事,若與神一同開始,就是開始了平安亨通。」

(15)中國國父孫中山先生說:「你們也許讀過聖經,聖經告訴我們,你們的光要照亮別人,使大家能知道應走的道路,你們要把你們所受的傳授別人,這樣你們的光就能普照人間。」(一次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典禮上致詞)

(16)中國先總統蔣介石說:「我甚喜悅勸人讀習聖經,因為聖經就是聖靈的聲音,發揚上帝的公義,和祂的慈愛,世人救主的耶穌基督,捨身流血、拯救一切信祂的人,祂的公義使邦國高舉,基督是一切自由的磐石,祂的愛能遮掩一切過錯,凡信耶穌的必得永生。」

(17)中國先總統蔣經國先生說:「從今年(民國七十年)元旦那一天開始,每日早晚要讀兩段聖經。……這一年來,不斷的讀聖經,對於個人的修養有極大的益處。」


還有許許多多有影響力的人,包括牛頓、愛因斯坦
各個領域的領袖皆正面回應《聖經》的價值。

所以~
我們一起讀聖經吧 !



:)





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

*錫安媽媽:9 樣人生 ‧ 9 種人的需要*


錫安媽媽,在人生最混亂的階段,受Naomi的邀約,把約翰福音裡的九種人,一個個再由她的文字,詮釋一遍。

她,雖無法帶著兒子去叩門傳福音,去配合許許多多的行動;但,她把握住零碎時間,寫下這一系列文章,卻著著實實有分了福音的服事 !

寫著寫著,她像是在一一述說自己死而復活的故事;

讀著讀著,主所行一個個變死亡為生命的神蹟,隨著她文字的活力,令人一再飆淚,拭水;似乎也歷經了一場場死而復活,失而又得的歡騰、喜悅、安息與滿足......。

感謝主,這位死而復活的神人耶穌,是世人,也是我的救主,是我每天的需要。

有祂,我能不灰心,不喪膽,不害怕;

是祂,我們雖跌倒,卻還要站起來;雖坐在黑暗裏,祂卻要作我們的光 !

主阿,我愛祢,我不能活無祢之處!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9 樣人生~9 : 死人的需要--生命的復活


週一, 03 十月 2011 03:16

[9樣人生] 親愛的Naomi

[9樣人生] 親愛的Naomi
親愛的Naomi:  你絕對不知道為了「九樣人生」的最後一篇,死人的需要,我思考了多久的時間,刷牙、開車、吃飯,連洗澡的時候都在想該怎麼寫。  剛開始,我打算平鋪直述這個故事,讓讀者知道我們的主是如何變死亡為生命。如同祂在約翰福音行的第一個神蹟,將沒有味道的水變為香醇的酒;祂在第十一章,讓一個已經躺在墳墓裡四天的死人,站起來行走。  但是,約翰福音十一章本身就很有畫面,我幾乎不必用白話文再寫一次。伯大尼之家住著兩個姊妹與一個弟弟,有如召會生活的小影。弟弟拉撒路死了,大姊馬大與二姊馬利亞悲痛至極。能幹的大姊馬大,看見主來劈頭就說,主,如果你早點兒到,他就不會死了! ...
發佈在 文章 
9 樣人生~8 : 宗教中瞎眼人的需要--生命的視力與生命的牧養

週一, 29 八月 2011 05:14

[9樣人生] 我的讀書會

[9樣人生] 我的讀書會
初到那地時,大腹便便的我隨時可能瓜熟落地。當時剛從國外回來,還在找房子,去了當地的教會聚會,弟兄姊妹都很歡迎,幫忙找房子、搬家,孩子都還沒出生,有幾個姊妹就提著尿布奶粉來探視我。 兒子在出生的第二個月確診,開始服用癲癇藥。剛坐完月子就必須承受如此沉重的打擊,我抱著襁褓中的嬰兒去聚會,心不在焉。想起孩子的將來與我身為母親必須承受的,就手腳冒汗。我說不出甚麼美好的信仰經歷,更不可能帶著這樣的孩子跟大家去郊遊或踏青。安慰的話說一陣子,大家也都無言,說越來越好是騙人的,我的孩子可不是得了感冒,這是後半生必需與之共存的疾病。錫安與我的存在對眾人來說也是個功課,該怎麼安慰?該如何幫忙?如何拿...
發佈在 文章 
9 樣人生~7 : 為罪奴役之人的需要--生命的釋放


週一, 01 八月 2011 04:24

[9樣人生] 一顆石頭的告白

[9樣人生] 一顆石頭的告白
是的,我知道那個群情激動的早晨,還有那些字。  我曾經驚人的大,屬於綿延的群山,然而經過年歲的摧殘,地層移動、暴風和雨水的侵蝕,巨石在千百年之後,不得不成為一顆不起眼的碎石子。  我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,塵土飛揚中,我輾轉流浪。被馬車的大輪滾到某座城市,被運輸的船隻帶到某個港口,我在人的腳下苟延殘喘,試圖保持自己的完整,但心裡明白,自己終將無法避免的成為一顆沙粒。  即使有些事情無法避免,在石頭比人類更久長的生命裡,我發現有些事,永遠無法改變。  今天,我來到了耶路撒冷。這裡不是漁港,不是農村,不僅有販夫走卒,更有許多穿著高尚的人士。這是人們口裡的聖城,敬拜...
發佈在 文章 
9 樣人生~6 :  乾渴人的需要--生命的解渴


週一, 18 七月 2011 08:47

[9樣人生] 最大之日

[9樣人生] 最大之日
她想到明天,就煩。 怎麼一到週末,時間就過得飛快?工作了一個星期,星期一是Monday Blue,忙得要命;星期二和星期三最為煎熬,沒什麼好期盼的;星期四開始有點興奮了,因為明天是星期五。終於到了星期五,耶!TGIF! 年輕的時候去星期五餐廳吃吃喝喝,看著牆上大大的Logo-「TGI Friday」, 她從來不知道、也不在意那是什麼意思。開始工作之後才明白,TGIF原來是「Thank God It’s Friday」-感謝神,今天是星期五啊! 星期五晚上,她打扮漂漂亮亮的與朋友聚餐,和男友約會。星期六,她放輕鬆,或許去燙頭髮、做臉或練瑜珈。星期日,她睡...
發佈在 文章 
9 樣人生~5 : 飢餓人的需要--生命的餧養


週二, 05 七月 2011 06:32

[9樣人生] 男孩的午餐盒

[9樣人生] 男孩的午餐盒
去上工的路上,男孩總是要翻過那座山。 望著不遠處的山頭,他問媽媽,為什麼我一定要打零工呢?為什麼我不能跟別的小朋友一樣讀書就好? 聽兒子這麼問,當媽的嘆氣,兒子早熟,小小年紀就得幫家裡的忙。她只能安慰,說媽媽知道你辛苦了,但你千萬不要問爸爸這個問題,他工作養家已經夠辛苦,不要再讓他愧疚了。 邊吃早餐,男孩看了一眼剛起床的妹妹,滿地爬的弟弟,家裡窮,能夠讓他偶爾去學校上課已經很好了,工作幫忙是必要的。家住得遠,他總是在天未亮前就得起床。回家的路上,無論是傍晚或暗夜,都常是自己孤單的走在蜿蜒的山路上。 看到媽媽正在幫他裝便當,他小聲的說,媽,我昨天吃...
發佈在 文章 
9 樣人生~4 : 垂死人的需要--生命的醫治


週二, 21 六月 2011 03:34

[9樣人生] 父親的黃昏

[9樣人生] 父親的黃昏
他在人群中快步走著。 一夜沒闔眼,他的精神卻異常亢奮。以他的身分,君王直接派令、駐守加利利省迦百農城的大臣,家中僕婢眾多任由差遣,他其實不必親自走一遭。但他不放心,這趟,必須自己親眼看到這人、親口問到答案。 兒子得了重病,昏迷不醒。偶爾在夢中囈語不斷,卻再也無法開口喚他一聲爸爸。年幼的孩子得到這種怪病,回天乏術,連醫生都搖頭,放棄治療。大臣白日辦公時渾渾噩噩、夜晚他卻又睡不著,天天活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恐懼中。他用盡所有資源,但再多的財富都買不到健康,再多的人脈讓他發現,人無論貧窮富餘,飽讀詩書或目不識丁,在生命面前,都是如此渺小。 他聽說,此人名為耶穌,出身卑微,...
發佈在 文章 
9 樣人生~3 : 軟弱人的需要--生命的點活


週四, 16 六月 2011 04:25

[9樣人生] 三十八

[9樣人生] 三十八
人的一生,能有幾個三十八年? 一個、或兩個?除非家財萬貫、身體健壯,誰想要三個三十八年?活到一百一十四歲?還是算了吧?有時候,他覺得自己連三十八天都活不下去。 在這裡,大家都喚他「抱被子的」,他和他的被子在這裡是出了名的。在這裡,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綽號。生病的、瞎眼的、瘸腿的…...身邊的人盡是面容枯搞,病人軀體橫陳,姿態歪七扭八,他會覺得自己好像活在怪胎共和國,可悲的是,他也是共和國的一員,他也像個怪胎。 有人是因年老力衰,有人是年紀輕輕就得了怪病,大家卻都不約而同的來到這裡,在耶路撒冷城,聖殿旁的一口池子。這池叫做畢士大,意思是憐憫之家,來這裡的人...
發佈在 文章 
9 樣人生~2 : 為罪奴役之人的需要--生命的釋放


週四, 16 六月 2011 04:25

[9樣人生] 那天,在井邊

[9樣人生] 那天,在井邊
那女人總是在這個時候出來打水。 日正當中,她提著水罐走出城外。城裡的婦人們總趁清晨或傍晚時分,日頭不那麼炙熱的時候,成群結伴、在井旁邊打水邊聊天。 但她連個一同打水的鄰居或朋友都沒有。想到這裡,她撇撇嘴,無所謂,反正那群女人總是嘰嘰喳喳的吵死人,反正她早就知道那群女人聊來聊去總會聊到誰身上。 女人低著頭,悶悶的。往那口井走,烈陽照得她睜不開眼。 「請給我水喝。」 突然聽到有人說話,她嚇得猛抬頭!一位男士坐在井邊,雖然看起來很疲倦,卻溫和的請求她給點水喝。光天化日之下,男女對話似乎沒什麼好避諱的;女人張望了四周,空無一人,她稍稍鬆了一口氣,打量對方後...
發佈在 文章 
9 樣人生~1 : 道德人的需要--生命的重生


週四, 16 六月 2011 04:25

[9樣人生] 一個好人

[9樣人生] 一個好人
等待年輕人被領出的片刻,捧著沒藥和沈香調和的貴重香料,白髮蒼蒼的尼哥底母想起第一次與見他面的那夜。 在那之前,他久聞這個年輕人的奇特與不凡,雖然成長於不怎麼上道的加利利省,來自於備受藐視的拿撒勒城,傳說年輕人談話有條有理、充滿智慧。他平日溫文儒雅,但看到敬拜神的聖殿前有人擺攤做生意,竟正義凜然的把攤販趕走,不讓聖殿成為買賣的場所。最出名的事蹟,是他在迦拿的一場婚筵中,把六個大石缸的清水變成美酒!不少人因看見這個變水為酒的神蹟,成為他的門徒。 但尼哥底母羨慕的不是這個,這把年紀了,他不需要美酒,他所尋求的,遠超過外在一切人所驚嘆的榮美與奇蹟。 他從小就是個好孩子,認...


引用來源: 使用標籤顯示相關項目: 9樣人生 | 水深之處福音網站
Facebook 水深之處粉絲專頁 -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luke54.org